Labels

2005 (136) 2004 (99) 2006 (84) 2007 (41) 2008 (41) 簡單生活 (24) 2012 (14) 網頁設計 (14) 電腦技巧 (13) 2009 (12) 2010 (10) PHP (10) 台灣晃一晃 (9) Learn Note (7) 地球這麼大 (6) 2011 (5) Mysql (3) Smarty (3) Vista (3) 手機待吐 (2) 2014 (1) 2021 (1) Composer (1) Laravel (1) MAC (1) MAMP (1) 新新人類新科技 (1)

20060705

B2B,怎麼又來了?

SOA:時代進步延伸出來的產物


今年幾家軟體大廠IBM、BEA、微軟、甲骨文(Oracle),甚至SAP都宣布,他們的軟體架構未來都會朝SOA發展,但怎麼做都還沒有個譜,目前都還在市場教育階段,透過不斷地宣傳,讓大家了解這個專有名詞以及其重要性。但話又說回來,比較起過去2~3年的IT發展歷程,這些技術或許不新,有人說是冷飯熱炒,但我認為是時代進步延伸出來的產物。


怎麼說呢?過去的資訊不發達的時候,企業建置靜態網站是很了不起的事,5~8年前開始可以公布資料(如貼公布欄)。後來網站技術逐漸進步到利用CGI程式開發互動機制,CGI遂成為當時熱門課程。另一方面,來自世界各角落的有志之士也不計代價,貢獻自己的發現,像PHP、ASP、Perl、Java的JSP等也慢慢竄紅,並逐漸普及化。


普及化後總要追求進步,上述技術處理的都還是B2C的範圍,B2B、Supply Chain都在談,一直都在進步當中,而B2C技術已經完備,靠的是Brower和Server端的運算,B2B的解決方案也逐漸演進到後來的EDI資料交換,或到所謂的B2B Gateway,利用中介平臺作為大家交換的中心;因為IBM和微軟等大廠握手言和,將各自產品中相似的技術整合,2000年才發展出電子商務新標準--Web Services。


Web Services讓B2B成本平民化


要不要和外界整合是公司心態問題。像臺塑集團上萬家上下游廠商,建置屬於該集團的B2B引擎,要跟它做生意都要連上,這也算是合理的運作方式;在某些狀況下,如果A廠商不想跟臺塑做生意,或跟臺塑做生意只佔B廠商營業額的一小部分,B廠商不想花大錢投資在這一小部分的利益上,但這筆錢終究還是要給出去。


然而,不是只有大集團或大企業有B2B的技術需求,上述的整合方式只是集中式的資料交換形式,現在類似的案子比較少了,過去幾年都做完了,中型企業的B2B需求似乎比較少,或根本也沒有實力作,只能照傳統的模式走,但畢竟中小型企業IT資源有限,成效相對也打了折扣。


這幾年大廠談的SOA,就是用Web Services來整合各企業間需要交換的資料,唯一的形式就是把所有企業之間能夠開放資訊應用,透過統一的介面、統一的方式相互開放;如果公司和公司間還未開始進行資料交換,先提供外界相關服務查詢,Web Services提供像電話簿一樣的機制,將該資料登記在UDDI中,既然登記了,對方就可以打電話進來查,你只要給我應該有的資訊,我就給你相對應的訊息,這樣的交換機制是架構在共通標準上,因為花費的成本較低,最後就會演變成「各家都有B2B」的現象。


Web Services:拆除B2B的技術壁壘


SOA的實質意義,在於怎麼讓企業大環境的IT模式更上一層樓,如果言之無物,還是沒有人願意買單。很多人沒有B2C的時候,B2B靠傳真機,現在還是很多公司以紙本傳真為主,對發送和收件者來說都能省錢;但這年頭公司之間的業務往來不可能只有幾張訂單,一旦資料量大,傳真機可以應付得來,資料建檔和歸檔就要靠人key-in,但如果導入B2B Web Services,可以大幅減少這方面的人力,簡單的詢價動作也不用花人力和時間,更具時間和成本優勢。


過去B2B是各自為政,現在已經有規範,已經定義完備,對開發者來說,未來還是要選邊站──Java或.NET。基本上,採用Web Services會有2類互動模式:第一、上下游廠商提供Web Services應用程式,如何呼叫這個Web Services,需要各式各樣的範例;第二、透過不斷的學習,讓公司本身提供應用改成Web Services,開放讓上下游執行取得服務。


學習之道無他,放心而已


而開發者怎麼將現存的應用系統,如鼎新或思愛普的企業資源規畫系統裡的訂單、庫存或料號,如果要開放到網頁,已經是難題了,更不用說把這些程式如何改成Web Services;傳統的作法是從書本學Web Services程式開發,廠商會叫你要去裝一個叫做Web Services套件,邊看書邊研究,學習如何描述Web Services,把Web Services在系統中定義好,開放給人家,這是標準的Web Services開放的方式。


也就是說,寫程式增加了Web Services接軌的介面,如果用傳統不是以平臺為基礎的語言,是不可能達成做到的。對開發者來說,Web Services是前所未有的介面,所需要伺服器不是一般人能寫,還是需要專業技術的廠商提供相關產品,才能達到如此的境界。


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用意不是和大廠們起舞,我的目的是想跟讀者分享Web Services的應用,和我們協助某個製造業客戶導入的實際經驗:原本客戶端要花許多時間在於寫程式、連接應用系統和撈資料的工作,而且每家系統規格不同,硬Coding的效果也不理想;我們將要連結的系統加上Web Services之後,資訊人員就不太需要再Coding去撈取資料,而將這些時間拿去進行別的整合工程。


我認為,企業IT要成功,基本上不能脫離潮流,一定要有人跳出來擔任開創性的角色,將所有的人都一起帶上,不然可能會和之前的情況一樣,你要跟別人連,沒有人要跟你連;B2B就是這樣的角色,過去因為核心廠商帶動上下游,才能帶動電子商務交易技術,第一波推Web Services仍以大企業為主,只要新技術讓商務營運產生效益,後續會有更多人跟進。

0 意見:

張貼留言